说到湖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因为湖南盛产美食的名号几乎享誉中外,在众多美食中湘西土匪肠备受吃货们青睐,是来湖南必觅的食物之一。
图:陈宁迪摄
湘西土匪肠产自湘西凤凰,不仅味道好,嚼在嘴里时油汁喷香让人满口生津,吃完后齿颊留香让人更是回味无穷,湘西土匪肠制作原料的选择和制作过程也非常用心,不像市面上出现的很多其它肉肠,要么因在原料里添加面粉导致肉味不纯,要么因制作过程不够精细导致味道不佳,湘西土匪肠以味美为导向、精选优良农家肉质原料,以纯正口味为目的,每一个环节都用心制作。
关于湘西土匪肠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爱情的典故,相传民国的首任*、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湖南凤凰人━━熊希龄,一生爱吃一种将殊的肉食品,且一直由一易姓随从烹制,只要是逢年过节或来客人了,熊希龄都会以它为主食来待客,宾朋们吃过后皆赞不绝口;据说他的两个晚辈━━沈从文、黄永玉在他家吃过后更是念念不忘,但是大家一直都不知该肉食品的的来由与名称。
原来湘西土匪肠是熊希龄与第二任妻子朱其慧共同痴爱的美食,文采卓越的熊希龄与品貌俱佳的朱其慧交往时在湘西游玩不慎走入深山迷了路,焦急之下两人不幸滑落山涧,所幸被一位老土匪所救,土匪当时就以这种肉肠招待他们,吃惯了海味山珍的他们吃到这种肉肠后竟双双感觉神清气朗,对肉肠皆赞叹不已,甚至称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食。
图:陈宁迪摄
熊希龄为感恩老土匪的救命之恩遂将土匪之子,也就是这位为他烹制美味肉肠的易姓随从留在身边,易姓随从得于老土匪的亲传,每天为熊希龄夫妇烹制,二人百吃不厌,这一美食也成为了两人忠贞爱情的见证。
熊希龄去世后,易姓随从回到家乡——凤凰县镇竿镇(今沱江镇),后因战乱,该易姓族人辗转至怀化、常德等地,“湘西土匪肠”的独特烹制方式也跟着渐少人知……常德易姓后人根据祖上描述,几经钻研,按照古法复原了的“湘西土匪肠”制作技艺,并推向市场,颇受食客喜爱。该易姓后人育有一爱女,酷爱兔,常自称“兔菇靓”,且超爱吃这湘西土匪肠,遂将产品命名为“兔菇靓·湘西土匪肠”,这就是这款深受大众喜爱的土匪肠名字的由来。
兔菇靓·湘西土匪肠因复原了原始“湘西土匪肠”的制作方式,口味麻辣咸香俱全,烹饪方式多样化,可蒸制炒制作为餐桌美食,也可直接烤熟即食,满足吃货们对美食多元需求,是喜爱肉肠朋友们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