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召开媒体吹风会,宣布将于5月25日-27日在海南三亚举行“首届南山峰会——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策略论坛”。论坛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
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海涛主持了本次媒体吹风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副院校长郑忠伟、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康琳等人出席。
会上,王辰指出,本届南山峰会聚焦顶层设计,根据社会发展规律、管理规律和国家规划,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学指导和管理的智慧,以期真正转化成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郑忠伟介绍峰会筹备情况时表示,峰会将以“老年医学助力健康老龄化”为主题。届时,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相关人士及20余位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康养领域专家将赴琼参会。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中国已跑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健康老龄化”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张恺悌认为,目前我国面临双重压力,计划生育硝烟尚未散去,银发浪潮滚滚而来。社会、政府要有相应动作,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与社会环境。老人自己也要自立自强,展现出老而不弱的一面,以开放心态看待老年期。
针对目前缺少专业化照护服务人力支撑的问题,王海涛表示,协和作为国家级医教研一体化学术机构,不仅要教育八年制的优秀医学毕业生,更是卫生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未来将发挥品牌和技术优势,打造全科医生的师资培养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材,发挥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作用。
“积极应对老龄化要从娃娃抓起”,刘远立认为,老年时的健康与从小时候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中年人的心血管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到老年痴呆的发生。他主张重视社区医养结合:“大量的国际经验证明,做好社区医养结合保障体系,更便于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关口前移。”
“价值导向的老年医学模式”是峰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康琳表示,中国老人百分之八十医疗费花在生命最后一年,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前期保健。而当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照料机构跟进,保证健康管理能够延续。协和在健康体检中心设有体检咨询处,为患者入院前、中、后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建议,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今年两会后,全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作为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如何为全国的老龄人口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次峰会设置了五大分论坛:“健康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价值导向的老年医学模式”、“养老投资及产业趋势”、“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智慧化创新”和“国际老年医学保健进展”。分别从政策、技术、产业等多角度出发,针对我国目前养老问题,推动全社会参与进来,展开一场国际性的大讨论、大分享。